王阳明心学是中国哲学最高成果 -王德峰
心学 改变人生态度
人之所以特殊 是因为他的无限心 世俗世界是无法容纳这样的无限心的 所以这需求我们 “出世” 去安放我的的无限心
”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“
《文化》 《精神气》《良心》 大悲悯是大智慧
《天人合一》
各家出世的方法:
1.儒家 “无所为而为” 为—做事
”我们并不把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当成是达到另一个目的的手段和途径, 我们之所以做这件事情是因为他本应当做“
《他自己就是自己的价值》 此所谓 永不失败的人生
入世 :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
2.道家 “无为而无不为” 无为— 不人为的做事 人为—伪
道家认为 “人生的幸福都来自天”
” 人生的烦恼痛苦和麻烦都来自自己”
人生原则乃是做 :“减法”
“生非贵之所能存,身非爱之所能厚”
“已饥方食,未饱先止”
3.佛 “无心而为”
佛学是倡导人们去做事的 人生在世非做事不可
佛家认为 每个人都带着业而来 “做事就是消业”
故: 做事不在乎结果 没有结果更好心学 心学开端于孟子
孟子认为人性本善 — 认为人的道德来自于内心(心学层)
人心有四个方面的善端
1. 恻隐之心,人皆有之
2. 善恶之心,人皆有之
3. 辞让之心,人皆有之
4. 是非之心,人皆有之
荀子 认为人性本恶
因为 “人” 乃是生物 那么在有限的资源下就会因为 生存资源而产生 利益纠纷, 人因为自身聪慧 为了避免过度竞争导致同归于尽 因此产生了 道德(生物层)
宇宙本性:“天地之大德于生”
“心即里, 心外无理”
*“王阳明:”良知乃是天理昭明灵觉处, 故良知即天理”*
心即理 (阳明心学第一命题)
孟子: “学问之道无他,求其放心而已”
禅宗 “佛学中国化最高成果” 亦是心学
“教外别传” “不立文字”
“直指人心” ” 见性成佛“
”终日只求福田, 不求脱离生死之苦海“
【王德峰教授讲座】王阳明心学 (全8讲)_哔哩哔哩_bilibili
《大学》 及 《传习录-徐爱录》
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。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。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
三纲领
明明德、亲民、止于至善
八条目
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
王阳明: 人生第一等事 乃 *读书学做圣贤*